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醫療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血型 眼皮跳 消脂茶 東阿阿膠 善變星座 主題 天涼泡湯趣 用手機上知識+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科學醫療> 生物學> 其他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知識問題| 蘭嶼島上的蜥蜴 發問者:AS、跟…一樣的 ( 實習生 2 級) 發問時間:2005-09-26 18:05:18 解決時間:2005-09-30 12:18:54 解答贈點: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1 評論: 0 意見: 0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78% 共有 46 人評價請問:蘭嶼島上的生物(蜥蜴)生態有幾種? 其名稱謂?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回答者:星夜騎士 ( 初學者 2 級 ) 回答時間:2005-09-26 18:07:55 [ 檢舉 ] 動物生態資源 -本文摘自”蘭嶼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調查評鑑規劃之研究”-? 研究報告作者群 一、哺乳類及其他動物部份 (一)哺乳類: 依以往文獻記錄,哺乳類應有7科9種(表Ⅳ-1);但現在除了居民大量放養的牛、羊、豬之外,只記錄到3科3種,分別為家鼠、蘭嶼小鼬鼠及白鼻心。其中家鼠數量仍多,常可在住宅附近及公路旁發現;蘭嶼小鼩鼱只有在山區看過二次屍體;而白鼻心在野外就只能靠排遺來記錄了。另外也曾發現過幾次蝙蝠,但因其在飛翔而無法辨識種類。 (二)爬蟲類: 文獻上記錄本區有爬蟲類7科17種,但筆者等只記錄到6科15種(表Ⅳ -2~4),其中蛇類4種,分別為赤尾青竹絲、赤背松柏根、臭青公、茶斑蛇;以赤尾青竹絲和茶斑蛇的數量較多。蜥蜴有11種,分別為蘭嶼守宮、蝎虎、鱗趾蝎虎、雅美鱗趾蝎虎、箕作氏攀木蜥蜴、南台草蜥、岩岸島蜥、長尾南蜥、多稜南蜥、鮑氏蜓蜥及半葉趾蝎虎等,其中以箕作氏攀木蜥蜴數量最多,幾乎是隨處可見,而鮑氏蜓蜥數量亦不少。蘭嶼守宮及雅美鱗趾蝎虎為蘭嶼特有種,應加以保護。半葉趾蝎虎是第一次在蘭嶼記錄到的新記錄種,以往只有在台灣本島、印度和夏威夷有此種的分布。 (三)兩生類: 蘭嶼的兩生類計有2科3種(表Ⅳ-2),分別為黑眶蟾蜍數量甚多,隨處可見;而虎皮蛙原本數量不少,但近幾年因捕捉的關係,已經不太常見了。 (四)特有及稀有之動物: 1)蘭嶼小鼩鼱:屬尖鼠科,是蘭嶼產尖鼠科中體型最小的。穴居,喜夜行,以蠕蟲和昆蟲為食,為蘭嶼特產。 2)白鼻心:屬靈貓科,產於台灣各地平原至一千公尺高山,亦見於蘭嶼、綠島。為雜食性動物,晝伏夜出於森林中,每年四月是其生殖季。由於山胞捕捉,販賣白鼻心頭骨及肉的風氣很盛,現在遭受限大的生存壓力。 3)蘭嶼守宮:稀有種壁虎,體長約10公分,為蘭嶼特有種。體色極易改變,一般是灰褐色帶黃褐色斑點,喜歡在住家附近活動,夜間才出來覓食。 4)雅美鱗趾蝎虎:小型的壁虎,體長約3公分。為蘭嶼特有種,是最近才發現的,屬於熱帶的新種。主要棲息在低海拔山區的樹幹上。 5)鱗趾蝎虎:較小型的壁虎,體長約3.4至4公分。主要分在於高雄、恆春半島、綠島和蘭嶼;夜間常在牆上、林投和瓊麻上活動,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 6)多稜南蜥:屬石龍子科,只產於蘭嶼及夏威夷(台灣不產)、喜棲息於疏落草叢及有小礫石的裸露地區。 7)半葉趾蝎虎:數量非常稀少,夜行性,喜歡躲在林投及瓊麻葉基部,為蘭嶼的新記錄種。 (五)常見動物之生態習性: 各種動物之生態習性,除了前面已敘述過的幾種特、稀有種之外,其他較常見動物尚有多種,現分述如下: 1)家鼠:又稱玄鼠;體背面黑色,體型中等,為住家中最常見的老鼠。 2)赤尾青竹絲:尾端赤色,亦名赤尾鮐,常在夜間尋找青蛙、蜥蜴為食,以灌木叢、竹林為棲息場所。 3)臭青公:亦名臭青母,以體有惡臭而著名,為田園中普遍之蛇類。好食其他小蛇,甚至同種之幼體。 4)茶斑蛇:為山中極普遍的蛇類,喜在落葉、枯枝多之處活動。會捕食蜥蜴和小青蛙,攻擊性很強。 5)赤背松柏根:背部中央有一紅色縱線,頭部後面有倒V字型紋,以其他爬行動物為食。是灌叢、草原或石堆間常見的蛇類。 6)蝎虎:為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壁虎,喜在住家附近活動,在林投、瓊麻或電線桿亦可看見。夜間比較活躍,以昆蟲為食,常常可以聽見它的叫聲。 7)箕作氏攀木蜥蜴:為台灣特有種,數量甚多,草叢、林間、路旁、灌叢到處可見,是日行性的蜥蜴。嗜食小而軟之昆蟲,雄性有很強的領域性,常可見其在樹上巡邏,或是原地作伏地挺身的動作。 8)南台草蜥:為台灣特有種,日行性,生活在草原、灌叢中。體色雄為黃蝎、雌為翠綠色,以昆蟲為食。 9)岩岸島蜥:為台灣各類蜥蜴中,唯一以礁石為棲息環境的種類。白天在珊瑚礁的岩岸活動覓食,當受驚嚇時會躲在岩縫或岩洞中,有良好的保護色。 10)長尾南蜥:體長約12.5公分,為台灣產蜥蜴中體型較大者。日行性,以蝗蟲或蟋蟀為食,常出現於路旁、草叢。 11)鮑氏蜓蜥:數量甚多,喜在有疏落草叢或大小不一的岩、礫石的裸露泥土地活動。以昆蟲、蜘蛛等小動物為食。 12)黑眶蟾蜍:身體大型,可達十公分。廣布於低海拔山區和平地,棲息於田邊或住家附近泥土洞或岩穴中。晚上出來覓食,以螞蟻等昆蟲為食。 13)虎皮蛙:是本省產赤蛙科中體型最大者,可達十公分,俗名田雞。原先廣佈於蘭嶼的田間及池塘,但現在因濫捕而使族群數量大為降低。 14)澤蛙:俗名田蛙,棲息於平地、中、低海拔山區的水田、溪畔、池塘等。2至9月產卵於水田或淺池中,卵為分散型浮於水田。在蘭嶼各處之水芋田中都可很容易地看見之行的蹤跡,數量甚多。 二、鳥類部份 蘭嶼島雖然棲息地類型不少,但因山嶺不高,各地氣候變異度不大,又因面積僅約45平方公里,故留鳥鳥類相種類(24種)不能算豐富。但島種雖然不多,卻具有許多特色,尤其與台灣本島的留鳥相比時,可見蘭嶼鳥種多與菲律賓鳥類相近,而台灣島上留鳥則與喜瑪拉雅山區的鳥類相近。蘭嶼角鴞、綬帶鳥、長尾鳩、紅頭綠鳩、巴丹綠繡眼、棕耳鵯等,都是只生存於蘭嶼,或是與台灣的族群分屬不同亞種,彌足珍貴。另外除蘭嶼角鴞、上述二種鳩鴿、及綬帶鳥外,其他留鳥數量都算普遍。 蘭嶼地處候鳥遷徙路上,且能給南來北往的候鳥提供多種的棲息環境及豐富的資源,因此蘭嶼的鳥種以候鳥佔絕大多數。 候鳥之重要使蘭嶼的鳥類相隨著候鳥的遷徙而有大幅的變化。研究期間以九及十一月所見鳥種最多,數量則以八月與九月最高,八月至十二月正是候鳥遷徙季節,而九月是最密集的時期。 若依各種鳥之所見總隻數來看,數量較多的12種鳥中有6種是留鳥,佔所有留鳥種數的25%,可見留鳥種類雖少,但以數量取勝;正符合了島嶼性生物相的特色。而由平均每次調查所見隻數低於或等於1的49種鳥中,有45種是候鳥,佔候鳥種數的59.2%;可得知候鳥的種類雖多,但或因數量不多,或因停留時間不長,並不常見到。 原始林是蘭嶼留鳥鳥種最豐富的地方,例如蘭嶼珍貴的特有種鳥類蘭嶼角鴞、綬帶鳥、長尾鳩等,都在原始林中生存。而蘭嶼的各種棲息環境,除了供給當地留鳥生育所需的資源之外,還能容納每年至此過冬或過境的大量候鳥,生產力可謂相當豐富,但若由食物鏈來看,當地留鳥缺乏鏈頂的肉食性鳥類,不過這個位置,可能由蛇類或白鼻心及冬季過冬,過境的猛禽來遞補。 若比較蘭嶼留鳥在棲地及鳥相上的差別,開闊地(沼澤草原及海岸等地)的鳥相幾乎和台灣一樣,而森林中卻生存著與台灣不同的鳥相,例如,棕耳鵯、長尾鳩、黑綬帶鳥等,在台灣均很少見,在此地森林中卻不稀少,而蘭嶼角鴞,更是它處見不到的特有亞種,若由植物社會來看,開闊地的植被因人為因素頗接近台灣的相當地區而森林優勢樹種卻有別于台灣森林,因此森林對不維持蘭嶼特殊鳥類相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三、昆蟲部份 本區之蜻蛉目昆蟲和台灣本島俱為共通性之種類;究其原因,可能是此類昆蟲飛翔力較強,分佈較廣之故。(加藤,1932);而天蛾科種類亦然,其原因可能類此。在蝶類方面,分佈此區之蝶科,除多數和台灣本島種類相同外,部份係和琉球區系相似,其中有9種-包括珠光鳳蝶(Troides magellanns),則屬於菲律賓區系之蝶類(鹿野, 1932c);足見本區昆蟲在生物地理學上深受鄰近南方區系之影響。而類似之現象亦出現於多種鞘翅目昆蟲中;根據鹿野(1932a)之報告,在其所發現之100種甲蟲中,有74種屬於南方島嶼(Southern insular region)區系之種類。而分佈於華萊士線(Wallace's line)西方者有35種,分佈於華萊士區(Wallacea)者有45種;分佈於韋伯氏線 (Weber's line)者則有19種。而只有11種係共同分佈於台灣本島之種類,可見此區甲蟲之類緣關係和鄰近菲律賓、馬來地區較相近,和台灣本島者則較疏遠。尤其是象鼻蟲科中之Pachyrrhynchides屬種類,幾為華萊士區系昆蟲之代表(鹿野1932d)。因此,如就昆蟲而言,蘭嶼確為研究台灣本島和鄰近地區昆蟲之生物地理學研究最理想之場所。而此一事實亦見於鳥類(川德,1932;鹿野,1932e),陸貝類(黑田,1932)及植物(佐佐木,1932;張,1967;徐,1982)中。 由本研究得知蘭嶼產昆蟲中各目代表性之種類;鱗翅目蝶類中有:(1) 珠光鳳蝶(T. magellanus);(2)蘭嶼粉蝶(Appias molania minato); (3)黑脈白斑蝶(Salatura lotis Kotoshnis);(4)蘭嶼白裙蝶 (Tagiades trebellius marti-nus)。鞘翅目則有象鼻蟲科中之球背象鼻蟲類-(1)Pachyrrhynchus yamianus;(2)P. arcitis Kotoensis ;(3)P. tobafolius;(4)P. sonai;(5)P. insularis及(6) Metapocyrtus yonagunianus。天牛科中之(1)Diochares ambigenus(2) Homonocatabacosimae(3)Doliops similis。虎甲蟲科中之(1) Tricondyla aptera;(2)Therates labiata。吉丁蟲科中之 Chrysodema berliozi。金龜子科中之小獨角仙(Iophilenrus chinensis Faldermann)及直翅目中之蘭嶼大葉螽斯(Phyllophor- ina kotoshoensis)等。然而,珠光鳳蝶由於其食草馬兜銓選遭草藥商之濫採,此蝶亦遭人為過度捕獵,如今已成為台灣四種珍稀蝶類之一(未具名,1985),頃農委會亦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為瀕臨絕種蝶種之一,今後如不廣植幼蟲食草,儘速進行復育工作,並嚴加保護其族群,則此蝶有絕種之虞。 四、海域魚類部份 (一)珊瑚礁魚類資源調查部分: 本研究調查實地前往蘭嶼潛水調查或岸邊潮間帶採集共分兩次,分別為八月及十一月上旬,研究人員於八月初前往蘭嶼調查時,由於當時海況並不理想且受西南氣流影響,蘭嶼之西側海岸包括開元港、椰油、紅頭一帶,不但風浪大且海水混濁,無法進行潛水工作,因此在潛水人員停留蘭嶼的一週期間乃機動性把握當時之海況較佳,選擇風浪較小的地點進行潛水調查。主要調查地點在蘭嶼北側及東側之近岸處,因受山勢阻擋故海面平靜;而在蘭嶼西北角之坦克岩及東北角之雙獅岩等地,則因海流交會,水流湍急、浪濤洶湧、漩渦迭起,無法潛水。總計潛水調查的四天中共調查潮間帶一地、亞潮帶五地。其中第一天調查朗島、五孔洞,第二天軍艦岩,第三天野銀及核廢料貯存場,第四天小蘭嶼。而第二次於十一月上旬之調查正逢東北季風開始之秋末冬初,因此蘭嶼東岸各點皆因迎風浪大,水混無法作業,僅西岸之開元港、椰油、紅頭一帶因背風近岸處浪小可以潛水,因此第二次作業地點正好是第一次未能潛水之地點,在停留當地的三天中,共計調查了紅頭、椰油、開元港、上開元港四處亞潮帶及野銀以南潮間帶等地點。總計共調查了九個亞潮帶測站及兩個潮間帶地點(圖Ⅶ-1)。茲將這九處地點調查結果分述如下,再作綜合整理討論。 1.五孔洞 調查海域位於五孔洞左側距岸約150公尺處,水深由3m~16m。沿岸為裙礁之地形,礁緣斜坡傾斜入海,礁盤中夾以寬為1~5公尺之溝,深淺不一。在礁盤上之珊瑚繁盛,魚類亦多,在浪拂區之魚類以綠色粗皮鯛、條紋雀鯛、六線雀鯛最顯著,明眸雀鯛亦十分引人注目。表層水域則有鶴鱵在水面巡游,在較深處之魚種其數量分佈較平均,常見的包括環眼准雀鯛(Dampieria cyclophthalma)、三帶秋姑 (Parupeneus trifasciatus)、銀蝶魚(Chaetodon argentatus)、凡氏光鰓雀鯛(Chromis vanderbilti)、細鱗光鰓雀鯛(C. lepidolepis)、二色光鰓雀鯛(C. bicolor)、太平洋雀鯛(Stegastes fasciolatus)、迪克氏雀鯛(Plectroplyphidodon dickii)、四點儒艮鯛(Halichoeres hortul-anus)、哈氏葉鯛(H. hardwickii)等等。較特殊之魚種包括在水層中成群覓食之短身光鰓雀鯛(Chromis chrysurus)、礁綠底部之亞倫氏雀鯛(Chromis all-eni)及台灣新記錄之黃尾●(Meiacanthus atrodorsalis)。 2.朗島 調查海域位於朗島村左側離岸約100公尺左右,水深由5m~15m。此處海域之海底地形較不規則,獨立礁或礁綠斜坡入海坡度緩陡不一,且溝或空地均較五孔洞寬廣,礁盤與砂或圓石海底交錯。石礁盤上之珊瑚礁魚類不若五孔洞多,但其特色是海底之礫石或碎石底上棲息著種類及數量甚多之粗皮鯛、隆頭魚、鸚哥魚、秋姑、蝶魚、雀鯛等科之幼魚,即未成熟體長約在3~5公分之小魚,在此地覓食活動。而體長在7、8公分以上的大魚數量反而少。在此地見到較特殊之魚種包括黑吻雙帶立鰭鯛(Heniochus singularius)、●色棘蝶魚(Centropyge ferrugatus)、黃斑光鰓雀鯛(Chromis flavomaculatus)、紅狐鯛 (Bodianus perdito)及Plagiotremus laudandus l.等,而在數量上較他處為多之魚種包括三帶秋姑(Parupeneus tri-fasciatus)、赤石斑(Epinephelus fasciatus)及各種蝶魚與粗皮鯛等。 3.軍艦岩 調查位置係在軍艦岩北側之海底,由水面至18m深之海底,此處地形較不規則,淺處礁盤向下陡降,有海蝕溝、海蝕壺穴,至較深海底為不規則之大石或獨立礁較多。淺處浪拂區由於平時浪大故珊瑚較少,藻類較多,但魚類之種類及數量並不多,特別是成群之凡氏光鰓雀鯛(C. vanderbilti)、二色光鰓雀鯛(C. bicolor T)、波浪雀鯛 (Chrysiptera levcopormus)、明眸雀鯛(P. imparipennis)、鈍頭葉鯛(Thalassoma amblycephalus)、黃衣葉鯛(T. lutscens)、月斑葉鯛 (T.lunare)、黃綠粗皮鯛(Acanthurus lineatus)、漣紋粗皮鯛(Ctenochaetus striatus)及黑尾尾(Ptecleotris evides)等為數甚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省目前已屬十分罕見的理查氏雀鯛 (Pomachromis richardsoni),在此處數量甚多與凡氏雀鯛體型相似,群游在較淺之礁盤上層水域,攫食水層中之浮游生物,而太平洋雀鯛(Stegastes fasciolatus)則在礁盤上啄食藻類或表現其強烈之領域行為。此處之太平洋雀鯛尾部多為土黃色與台灣本島之同種體色不同,可能是地理變異。在礁溝帶砂之海底則見到極為罕見之弱棘魚科(Malacanthidae)的兩種短吻弱棘魚(Malac-anthus brevirostris) 及黑帶弱棘魚(M. latovittatus)。在沙溝邊之礁坡中亦發現冒牌魚醫生之三帶●(Aspidotus taeniatus)躲在多毛類的管子裡,目前在台灣亦十分不易見到。此外在深處則大魚甚多,如成群之一字粗皮鯛(A. oliva-ceus)、黃背烏尾冬(Caesio xanthonotus)、蒂爾烏尾冬(C. tile)極為壯觀。此外此處之大魚如笛鯛、石鱸、石斑、鸚哥、粗皮鯛等亦多,故亦吸引許多蘭嶼山胞來此用魚槍鏢魚。 4.野銀 調查地點係在野銀村之岸邊之小港灣內,由岸邊游出調查右側之礁盤,共游約200公尺,水深由0~14m,海底地形以大型獨立礁為多,岸邊之礁盤寬度較窄,坡度陡降海底多碎石。野銀由於位於蘭嶼東側,水文、海流、海況與季節風之狀況均與西岸相反。故珊瑚種類亦明顯與西岸不同,魚類之景觀亦大異其趣。不僅如此,此處珊瑚礁魚類種類與數量之多亦十分令人讚嘆。譬如雀鯛、隆頭魚、秋姑、蝶魚、粗皮鯛等等的種類多在礁盤上或四周到處遊盪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若干大型獨立礁之礁盤上有成群之金帶鯛(Gnathodentex aurolineatus)、瘦金帶鬚鯛(M. flavolineatus)盤旋其上,構成一幅極佳之畫面。其它較罕見之魚種:綠長吻單棘魨(Oxymonacan-thus longirostris)及紫花鱸(Mikrolabrichthys pascalus)亦在別處極難見到。此外本地之黃尾●(Meiacanthus atrodorsalis)數量亦不少。 5.小蘭嶼 調查時是由核能廢料場之碼頭出海,行駛約40分鐘抵達小蘭嶼,潛水地點係在小蘭嶼之東南側水域。此處風浪較小,深度由3m~20m,此處海底景觀不如想像中好,海底多為不規則之巨石或圓石為主,礁盤甚少,珊瑚種類數量亦貧乏。連帶地魚類之種類與數量亦與一般珊瑚礁區者大異其趣。此處一般礁區最多的雀鯛及隆頭之種類及數量均不多。反例是躲在巨石下陰暗處之金鱗魚、大眼鯛、石斑、石狗公等數量不少。譬如棘金鱗魚(Sargocentron spinossimum)、焦松毬(M. adustus)、四點儒艮鯛(Halichoeres hortulanus)、突吻鸚鯛 (Gomphosus varius)及天狗鯛(Naso spp.)等等。蝶魚中以胡麻蝶魚 (C. citrinellus)、長吻蝶魚(For-cipiser flavissimus)及飄浮蝶魚 (C. vagubundus)最醒目。中國管口魚(Aulostomus chinenes)亦多。此外白吻粗皮鯛(A. glaucopareius)、日本粗皮鯛(A. japonicus)、瓜子●(Girella mezina)及笛鯛之Aphareus rutilans、低眶鷹斑鯛(Cirrhitus pinnulatus)為數亦不少。值得一提的是潛水人員在此處曾採到一種Caracanthidae之新記錄種即單棘頰● (Caracanthus unipinna)。 6.紅頭 調查地點係在紅頭林蘭嶼別館前一海灣左側之岩礁地區,調查方法係由岸邊游出調查左側之礁盤約150公尺之距離,水深0~10公尺。此地之湧浪較大,故由岸邊下來亦不甚安全,海灣中為碎圓石之地形,隨海浪之沖刷而不時發出圓石滾動之淅淅瀝瀝的聲音。左側之岩礁斷續而多藻類少珊瑚,魚類數量亦少,景觀不佳。水層中有銀漢魚 (Atherion elymus)覓食浮游動物,砂泥地為各種秋姑(Parupeneus spp.)在底部覓食,礁區四周或礁盤上可見若干蝶魚(Chaetodon spp.) ,雀鯛種類則以潮間帶或浪拂區之六線雀鯛(Abudefduf sexfasciutus),條紋雀鯛(A. saxatilis)、波濤雀鯛(G. leucopomus)等為主;隆頭魚種亦以鸚鯛(Stethojulis spp.)、儒艮鯛 (Halichoeres spp.)葉鯛(Thalassoma spp.)等普通之種類較常見,蝶魚種類不多,只有最普通胡麻蝶魚(Chaetodon citrinellus)飄游蝶魚 (C.vagabundus),及揚旛蝶魚(C. auriga)等。綜合而言,紅頭地區之海底景觀較差,珊瑚礁魚種類亦少,潛水活動範圍亦頗有限。 7.椰油 調查地點係在椰油村岸邊之椰油港灣,由岸邊游出調查左右兩側之礁盤各約80~100公尺之距離,水深由0~18公尺,海底地形近岸處多不規則之碎岩礁,離岸50公尺處即有大小不一之獨立礁錯落在砂地上,兩側之礁岩平台坡度較緩,浪拂區多藻類及波濤雀鯛(G. leucopomus) 、白帶雀鯛(P. leucozona)等,離岸約100公尺以下則多屬砂地。此地在七、八年前時,珊瑚礁及珊瑚礁魚類均極為繁盛,未受破壞,但如今港內及兩側之岩礁多半光禿,珊瑚少,魚類亦不多。在較深處有三兩成群之粗皮鯛(Ctenochaetus spp.;Acanthurus spp.)鸚哥魚 (Scarus spp.)及蝶魚( Chaetodon spp.);隆頭魚種類不多,以鸚鯛 (Stethojulis spp.),葉鯛( Thalassoma spp.)較多,海底岩石區則多為白帶真雀鯛(Stegastes albifas- ciatus)數量較多,蝶魚中以金色蝶魚(Chaetodon auripes)及揚旛蝶魚(C. auriga)數量較多,長吻蝶魚(Forcipiger flavissimus)亦可見到,而在水層表面則有鶴鱵科魚類在游動。 8.開元港 開元港共分成舊開元港及新闢建之新開元港兩處,由於新開元港內船隻進出頻繁及污染等原因不適合潛水;新開元港外四周亦因港口新建不久,新的珊瑚礁群聚尚未形成,故未進行詳細調查。因此本區域之作業係以舊開元港及至港外獨立礁之間的水域進行調查。舊開元港右側有階梯及船進入海之斜坡適合由岸邊入水。 舊開元港本身為一範圍不大之小港口,漲退潮時之水深可由2公尺~6 公尺,港內底部為碎石、珊瑚及附著生物,四周則為鋼柱,凹縫及破洞間倒有許多珊瑚、海藻、海綿等海洋生物附生,魚種種類及數量皆少;多為隆頭、天竺鯛、粗皮鯛或蝶魚等,而在港之外側底部碎石或岩礁較大魚類數量亦漸多,如成群之秋姑、粗皮鯛、隆頭魚及蝶魚之成群巡游覓食,隨處可見;雙帶秋姑(Parueaneus bifasciatus)及瘦金帶鬚鯛(M. flavolineatus)亦可見到。而在大岩礁下則有金鱗魚 (Myripristis spp.)躲藏,俗稱獅子魚之魔鬼簑●(Pterois volitans)數量亦多,雀鯛及隆頭魚之種類亦不少。由開元港往外至獨立礁間之水道海流甚急,需配合潮水作業,否則危險。獨立礁處水深超過廿公尺,往外即直落五、六十公尺,此處魚類相較複雜,烏尾冬、●科等中表層洄游性魚類多。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在去年於此地海底所記錄到之日本園鰻(Gorga- sia japonica)係本省之新記錄種。 9.上開元港 調查地點偏洞口處,此處冬季近岸處因受地形阻擋,海浪不大,適合潛水,而且這裏的珊瑚礁地形景觀,海洋無脊椎動物及魚類種類均甚多,可說是蘭嶼全島之冠,破壞情形不嚴重,因此這一帶海域應該列為生態保護區或特殊景觀保護區,嚴格禁止魚類採捕。 此地之海底呈斜坡往下降,離岸約500公尺才是砂地,水深約25公尺,近岸處巨型礁塊較多,礁塊間並形成海溝,或是礁岩平台,至15~20 公尺之礁盤外緣則有大小不等之礁塊座落在砂泥地上。礁塊上方水層有成群之金花鱸(Frazia squamipinnis),及各種不同之雀鯛 (Chromis spp.)或塘鱧(Pteroeleotris spp.)在水層中覓食浮游生物。岩盤上石珊瑚及軟珊瑚種類繁盛,五顏六色夾雜,十分美麗,各種五光十色的熱帶魚特別是雀鯛、隆頭、粗皮鯛、鸚哥魚、皮剝魨、四齒魨等等,種類之多不勝列舉,特別是一些目前已甚稀有而珍貴的魚種,如霞斑蝶魚(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鞍斑蝶魚 (Chaetodon ulietensis),星鱠之幼魚(Variola louti),●色棘蝶魚(Centropyge ferrugatus),赫氏棘蝶魚(C. heraldi);斑馬塘鱧 (Ptereleotris zebra)及絲鰭鯛(Cirrhilabrus spp. )在此地數量仍多,此外金鱗魚、石狗公、准雀鯛、秋姑等種在這裏種類數量亦不少。 綜合而言,在上述調查之九個地點中共記錄整理出之珊瑚礁魚類共有 54科148屬405種(表Ⅶ-1),與過去邵(1988)所整理發表蘭嶼魚類相之47科126屬348種比較,增加了7科22屬58種(表Ⅶ-2)。其中第一次調查到47科111屬255種,新增加7科18屬45種,第二次調查到39科 87屬204種,計增加了4屬13種。表Ⅶ-3為潛水調查九個測站各測站所記錄到之魚科、魚類數目之統計表。其中以第九站上開元港之180種最多,其次是第5站野銀,當然蘭嶼實際孕育之魚類總數絕不僅此一數字,而至少應在500種以上。目前記錄不多的原因主要還是在於調查之時間,地區均少的緣故。日後如能詳盡調查,相信一定能記錄到一些在台灣本島較罕見只有本地有或屬於當地固有種之魚類。截至目前為止已知只在蘭嶼發現的魚種包括理查氏雀鯛(Pomachromis richardsoni)、亞倫氏光鰓雀鯛(Chromis alleni)、費尼克斯雀鯛 (Plectroplyphidodon phoenixensis)、日本園鰻(Gorgasia japonica)、黃眼帶●(Meiacanthus atrodorsalis)、及單棘頰● (Caracanthus unipinna)等。而黑帶弱棘魚(Malacanthus latovittatus),短吻弱棘魚(M. brevirostris)及日本粗皮鯛(A. japonicus),金帶鯛(G. aurolineatus)在本島或其他離島雖有,但蘭嶼現存之數量仍多。就魚種組成而言仍以隆頭魚科(Labriidae)之65種最多,其次依序為雀鯛(Pomacentridae)之48種,蝶魚 (Chaetodontidae)之28種,(Blennidae)之24種及粗皮鯛 (Acanthuridae)之23種(表Ⅶ-3)。 而就稀有種或罕見種方面,僅列舉若干在台灣少見但於蘭嶼數量較多之種類於表Ⅶ-4。包括棘金鱗魚(Sargocentron spinossimum),紫花鱸(Mikrolabrichthys pascalus),星鱠(Variola louti),瘦金帶鬚鯛(M. flavolineatus )霞斑蝶魚(Hemitaurichthys polylepis) ,長吻蝶魚(Forcipiger flavissimus),三帶立鰭鯛(Heniochus chrysostomus),赫氏棘蝶魚(Centropyge heraldi),●色棘蝶魚(C. ferrugatus),短身光鰓雀鯛(C. chrysurus),明眸雀鯛 (Plectroglyphidodon imparipennis),鬣●(Cirripectus spp.)短身 ●(Exallias brevis),杜氏●(Aspidotus dussumieri),日本粗皮鯛 ( Acanthurus japonicus),一字粗皮鯛(A. olivaceus),白頰粗皮鯛 (A. leucopareius)及星臭都魚(Siganus guttatus)等。 (二)海釣釣場及主要魚種 蘭嶼沿海分佈有豐富之珊瑚礁區底棲性魚類,如笛鯛、石斑、龍占和鯙科等的魚類都是釣魚極佳的對象,此外,散佈在水層中的鯖、●、狐等也是磯釣的大好目標。因此蘭嶼是釣友眼中海釣的天堂。調查人員在十一月前往調查時順便調查當地的重磯釣點。全島的釣點以饅頭山為頭一點,依次是虎頭垠、二條溝(復興農莊)、一條溝、四條溝、老人岩、象鼻岩(龍門岩)、龍一龍二龍三(鋼盔岩)、東清(電視轉播站下)、情人洞、No.1~No.5門、南獅、北獅(雙獅岩)、母雞岩(朗島)、坦克岩、洞口、親不知鼻、呻吟石、開元港(圖Ⅶ -2)。 茲將其中饅頭山、開元港、呻吟石、及雙獅岩、虎頭坡、親不知鼻等較為人熟悉之釣場分述如下: 饅頭山:饅頭山地勢險峻,是斷崖式釣場,釣者需自蘭嶼國中後方小徑爬過饅頭山,抵達向海方向的一個可以駐足的岩台,這內凹的岩台可容納四、五人。饅頭山下海流迴旋處,大魚相當多,有瓜子● (Girella spp.)、粗皮鯛(Acanthurus spp.)、笛鯛( Lutjanus spp.) 、石鱸(Plectorhynchus spp.)、●魚(Caranx spp.)等。 開元港:港左中正公園側邊以及港外獨立礁處皆屬適釣區,唯欲赴港外獨立礁則需僱船隻接送。 呻吟石:位於開元港北方,海浪沖擊礁石會發出巨響而得名;本地可容納四至五人垂釣,並且魚群相當密集,但由於地勢較低,因此遇西南風五級以上即不適前往。 親不知鼻附近:本區潮間帶較窄,沿岸礁密布並且水流急湍,但是大魚很多。 雙獅岩:位於東北角,本區海域大魚甚多,缺點是易受東北風的襲擊,南獅向海的一面較為安全。軍艦岩位於雙獅岩的東方近處,亦是一好釣場,不過往返需乘坐船隻。 虎頭坡:位於機場與蘭嶼國中路段的中點處。釣場位置很低,南風或西南風五級以上海浪就會打上來,微弱的東北風最為適宜下釣。 一般來說,全島都適合輕磯釣。但愈是人們熟悉的釣點,魚釣的釣獲情形愈差,如開元港旁、機場旁,和蘭嶼別館前,因為有太多的遊客前往釣魚了。蘭嶼重磯釣可釣獲的魚種包括:牛港●(Caranx spp.; Alectis spp.)、石斑(Epinephelus spp.)、黑毛(Girella spp.)、白毛(Kyphosus spp.)臭都魚(Sigannus spp.)、鯙( Gymnothorax spp.) 、粗皮鯛(Acanthrus spp.)、斑點石鯛(Oplegrathus spp. )、海雞母笛鯛(Lutjanus rivrlatus)、七星飛刀(Scomberoides spp.)等等。只要釣點選對,如牛港●、石斑、鯙、海雞母笛鯛等的大魚,要釣上一、二十斤的魚是常有的事。不過近來常有台灣過來的漁船,以不法的手段炸魚,由釣友口中得知魚的釣獲情形已經大不如從前了。 (三)蘭嶼雅美族山胞之傳統漁業與魚類有關之文化 根據林網偉(1986)之報告記載:「漁撈活動是雅美族重要的生產方式之一,每戶除耕作外,並兼事漁撈,而魚類等海產也是其日常生活中,主要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蘭嶼全島海岸幾乎皆為珊瑚礁岩,僅河口處有礫質沙灘出現,可供作港口船隻停泊進出之用。漁撈所用的船,乃取材於深山中樹林各種木材按用途劈成船身各部分,再予以拼裝成的拼板舟,所用木料可達12種。船底為尖口狀,以便能在礫石灘上推動;漁事完畢,漁船便登陸或存放於潮線後方的船屋或閒置礫灘上。 漁撈所用的船可分為二類:一為可乘2人以下的小船,另一為可乘6至 12人的大船。前者為每個家庭所私有;後者則每一漁船自成一個漁船組,(或稱海撈集團),原則上,其組成成員由同一世系群之男人合組而成。若本世系群無適當的成年男子參加而有缺額時,可由亞世系群中或父母雙方近親群中找合適男子補足。此種漁團是一種社內組織,除共同捕魚外,並共負造船、修理、建築船屋等義務,同時也享受平均分配漁獲的權利,而每村也各有其漁區,漁區可分二類:一種是以沿岸岩石命名的沿岸漁區,另一種是距海岸一公里左右的飛魚捕撈漁區,每村只有一處,各村自有漁港,只供本村使用。」 1.飛魚文化 「捕捉飛魚為雅美族年中最重要的工作,每年隨著黑潮而來的飛魚在陽曆三月至七月大量出現。所使用的工具有火把、魚網,並配合祭儀的舉行,方得出海捕魚。3~5月為大船夜間捕魚,為集體共同行動。燃燒火炬誘魚,再用網撈。5~7月可用小船,白天捕魚,以蝦為餌,用釣線釣魚。7月1日飛魚祭終。近海魚類則視其為深水或礁岩魚類,使用小舟繩釣,大舟曳網或刺魚等方式捕取。所捕獲的魚皆清除易腐敗的內臟,經清洗後懸吊晾晒於魚架上,製成魚乾,可供非魚汎期食用,以補充肉類蛋白;其中又以飛魚為最大宗。值得注意的是飛魚終食祭於10月14日舉行,當天晚上將所有剩下的飛魚乾全部煮熟,全家作最後一次共食後,所剩下的全部拿出夫丟棄,此正好符合此種晒曝魚乾所能維持不腐敗的時限」。圖Ⅶ-2蘭嶼傳統飛魚之漁獲區域。 除了飛魚之外,雅美族所常食用的魚類尚有海豚、鮪、鰹、鯖、鰶以及章魚、蟹蝦、烏賊、夜光貝與海草等。有關上述魚類之汎期及捕捉方法,可參見表五。 2.其他與魚類有關之民俗文化 雅美族人吃魚的習慣相當特別,除了常把吃不完的魚製成魚乾外,男人、女人、老人間食用的魚種也有差異。(見表Ⅶ-1)歸納他們分類食用魚的原因如下:(一)安全理由:為保護小孩或婦女因體質弱,不能任意食用魚種,必須限制魚種,以防出問題,而成年男子抵抗力較強,多數魚皆可食用;至於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因為經驗比較豐富,故能處理較奇怪的魚,所以一些較特殊的魚都由老人食用。(二)外形特徵:有些魚外形似陰性,由女人食用;反之則歸男人食用。一般而言,不用科的魚中,性情凶猛、食性複雜的魚如:石斑、石鱸、鬼頭刀、隆頭魚、●、笛鯛、鶴鱵、臭都魚、赤尾冬等是男人魚;而外形溫馴、食性單純的魚如:飛魚、白毛、黑毛、鸚哥魚、●、金花鱸、金鱗魚、秋姑等是女人魚;另老人魚則有:角蝶、天竺鯛、六線黑鱸等。但在同科魚中可能還會細分,如雀鯛屬於男人魚,但身上有條紋的雀鯛卻是女人魚。其他如粗皮鯛屬男人魚,身上有條紋的綠色粗皮鯛則是女人魚,色彩鮮豔的條紋粗皮鯛是老人魚。隆頭魚是男人魚,但Bodinus一屬大半是老人魚,其中少數一、二種是女人魚。基本上來說,女人魚的完全性高,適合所有人食用,但男人魚只有男人食用,至於老人魚亦只限老人食用了。近來雅美族的年輕一代已經不再如此講究細分這些了。另一點值得一提的是,雅美人不食用蝶魚或蓋刺棘蝶魚,因此,從前蘭嶼海底盡是漂亮的蝶魚。近來熱帶魚歪風吹入後,蝶魚數銳減,20公尺內水域只能零星見到幾隻未被捕獲的蝶魚了。 五、海域無脊椎動物 蘭嶼海域地處熱帶,且位於黑潮北流之通道上,四周珊瑚礁環繞,孕育相當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概括而言,這些生物資源除了魚類以外,則以珊瑚類、甲殼類、棘皮動物類、貝類等最為顯著。至於其它種類因其個體大小或鑑定不易,無法在潛水觀察時詳加記錄的,則有待較長期性的研究,方能建立其基礎資料。根據以往本實驗室調查記錄,再加上今年八月和十月兩次出差,可涵蓋在蘭嶼海域的測站,分別為亞潮帶18處和3處潮間帶測站(圖Ⅷ-1)。現將初步結果簡述如下: (一)腔腸動物(Coelenterata) 腔腸動物是構成珊瑚礁海域的主要成員。蘭嶼地處熱帶沿海,經年水質清澈、珊瑚礁發達,因此海底具有相當豐富的腔腸動物相--包括水螅虫、石珊瑚、軟珊瑚,而以石珊瑚為構成主體。根據 Kawaguti(1953)共記錄88種分屬於36屬,全部為具有造礁能力的造礁珊瑚,關於軟珊瑚部份完全闕如,而且採集地點亦只限東部及東北部沿岸。而墾丁國家公園海域已記錄到283種,其中石珊瑚佔有218種之多(Dai, 1987),依據海底生物地理分佈,蘭嶼海域與墾丁海域生物相應有極高的相似性(Kawaguti, 1958 ),但就目前調查所記錄的種類計有20科62種,其中石珊瑚45種,水螅珊瑚3種,八放珊瑚14種(其中軟珊瑚11種、角珊瑚3種(表Ⅷ-1),顯示與墾丁海域的珊瑚種類有極高相似性,但與Kawaguti所採集到的種類相似性並不高,推測可能與採集地點與區域不同所致,但若與墾丁海域相較,顯然有許多種類未被發現,尚待進一步調查與研究。 水螅虫一般附著在岩石或一些固著的多毛類棲管上。其中以板枝千孔珊瑚(Millepora tenera)俗稱火珊瑚,最具代表性,其多為黃棕色分枝狀,具有發達的刺細胞(nematocyst),一旦碰觸到就會被它所發射出毒針刺痛,有如火燒一般;由於它們能分泌石灰質的外骨骼,故具有造礁的功能,在蘭嶼海域淺水處的岩礁上經常可以發其蹤跡。 軟珊瑚類以海雞頭目(Alcyonacea)的海雞頭科(Alcyoniidae)的種類較多,一般分布在水深十公尺以下,其覆蓋面積隨不同地形與海流強弱而有很大區別,位於東清灣海域較為常見。傘軟珊瑚(Xenia sp.)水螅體相當大,觸手發達,且均為羽狀,一般分布在淺海域,在椰油、東清灣內相當普遍。笙珊瑚(Tubipora),其骨骼排列成平行的管柱,彼此間隔一致,管柱中空為紅色,此種珊瑚在軍艦岩附近淺水處,數量極多,形成一特殊景觀。藍珊瑚(Heliopora)外型為垂直的板面狀表面細緻,與火珊瑚有些類似,但其內部骨骼則呈藍色,是這種珊瑚的最大特徵,在蘭嶼海域亦常見。角珊瑚目(Gorgonacea)的海鞭 (Junceclla fragillis)與海扇(Melithaea sp.)則分布在較深礁石的頂部或側面,尤以海流強勁處,如開元港外,隨流搖曳,形成一壯觀景緻。 石珊瑚是本海域內數量最多的一類腔腸動物。在數量上以分枝狀或桌狀的軸孔珊瑚(Acropora),分枝狀的鹿角珊瑚(Pocillopora),尖枝列孔珊瑚(Seriatopora ),圍塊狀的微孔珊瑚(Porites),匐伏狀或片狀的表孔珊瑚(Montipora)及行獨立生活的蕈珊瑚(Fungia)等數量較多。在分布上,軸孔珊瑚以椰油港、開元港外水深20公尺左右的海底最多,可經常見到大型桌面狀的軸孔珊瑚,其他分枝狀種類亦可在蘭嶼四周海域見到。鹿角珊瑚則以五孔洞到玉女洞及軍艦岩附近的淺水處分布較多。尖枝列孔珊瑚以雙獅岩附近,水深20公尺左右較多。微孔珊瑚則在各處均有此類珊瑚分布,尤以軍艦岩附近最多,且均形成很大的群體。表孔珊瑚則由五孔洞到雙獅岩一帶礁壁上或壺穴中經常可以發現,尤其以雙獅岩附近淺水凹處幾乎全部被此種珊瑚覆蓋,景觀相當特殊。蕈珊瑚在椰油、開元港均相當多,它們分布的水深約在10 ~30公尺間。 (二)節肢動物(Arthropoda) 蘭嶼海域所產甲殼類大多數棲息於珊瑚礁縫隙或珊瑚分枝之間,目前共記錄到17科54種(表Ⅷ-2);其中棲住在潮間帶潮池裡或礫石底下的種類相當多,除了個體較小的橈腳類(Copepoda)和端腳類 (Amphipoda)因鑑定分類不容易之外,則以寄居蟹、螃蟹類較為常見。螃蟹類以方蟹科(Grapsidae)的Metopograpus messor數量上最為顯著。寄居蟹則以活額寄居蟹科(Diogenidae)的Calcinus spp.最為常見。另外附著在潮間帶岩礁壁上的藤壺常見的有Tetraclita squamosa和 Mitella mitella兩種。至於棲息在礫石底部的甲殼類尚有槍蝦 Alpheus lobidens,瓷蟹Petrolisthes、Coccineus等種類。 在亞潮帶海域中,則以龍蝦Panulirus spp.最具經濟價值,然而在目前潛水調查時,已不復多見,極需加強保育,以免該種在本海域內枯竭。蝟蝦科的櫻花蝦Stenopus hispidus是珊瑚礁凹縫中或礁石底部體色最為鮮艷動人的蝦類,在蘭嶼海域偶而可見。扇蟹科(Xanthidae)所記錄到的種類較多,除潮間帶石頭底下有一些種類之外,主要以棲息在珊瑚枝縫間種類較多,已鑑定出的種類有毛指珊瑚蟹(Trapezia cymodoce),網紋珊瑚蟹(T. reticulata)、黑珊瑚蟹(T. digitalis) 、紅珊瑚蟹(T. rufopunctata),其種類與數量遠較台灣北部海域所產珊瑚的分枝間所發現的為多。另外與珊瑚共棲的蝦類常見的有槍蝦科 (Alpheidae)的種類Alpheus lottini和Synalpheus charon,以及手長蝦科(Palaemonidae)的蝦類。在礁石底部偶而可以發現槍蝦與蝦●魚同穴共生的行為現象。 異尾類體型最大的種類是椰子蟹(Birgus latro),也是蘭嶼特產之一,俗稱八卦蟹。椰子蟹能進出海水水域,其成體能適應陸上環境,而以椰子及榕樹,榮蘭之果實為食,目前對於該種棲息於本島的數量未知,有待進一步調查了解。 (三)棘皮動物(Echinodermata) 有關蘭嶼海域棘皮動物相的調查研究相當有限,在1984年時曾由台中東海大學美籍客座教授Dr. Applegate在研究台灣棘皮動物時,曾帶領一群學生在蘭嶼作了一週海岸生物採集,當時記錄了二種海星 Leiaster glaber,Linckia laevigata;一種陽遂足Ophiomastix annulosa;七種海膽Chaetodiadema granulatum,Diadema setosum, Echinothrix calamaris,E. diadema,Stomopneustes variol- aris ,Echinometra mathaei,Heterocentrotus mammillatus,至於海參類及海百合類則無記錄。趙(1986)曾記錄三種海參Actinopyga mauritiana,Holothuria leucospilota,Thelenota ananas;至目前為止,在本海域內共記錄到五大綱,分別為:海百合綱(Crinoidea)、蛇尾綱(Ophiuroidea)、海星綱( Asteroidea)、海膽綱(Echinoidea) 、海參綱(Holothuroidea),共計30種(表Ⅷ-3)。由於棘皮動物一般體型較大,較容易觀察判認,而且又廣泛分布於各海域,因此選定6 個測站,分別就其出現的豐富記錄列表於表Ⅷ-3所示。 棘皮動物是蘭嶼海岸生物中,較為常見的種類,尤其是海膽、陽遂足,在沿岸分布的數量相當多,但是和台灣南部比較起來,由於蘭嶼潮間帶狹小,受海浪沖刷劇烈,潮間帶陽遂足及海膽數量較少,且多分佈於亞潮帶岩塊下及岩縫中;而台灣南部海域潮間帶海膽及陽遂足在數量上則比較多。至於種類上,並無多大差異,蘭嶼的棘皮動物相和台灣南部南非常相似,幾乎在蘭嶼海域所能發現的棘皮動物種類,在台灣南部均有其分布。茲將蘭嶼棘皮動物各綱分述如下: 1.海百合類: 蘭嶼海域內海百合的生物資料於本研究之前無任何的報告,然本研究所記錄的海百合共有三科八種:小卷海齒花(Comanthus parvicirrus),許氏大羽花(Comanthina schlegeli)、斑櫛羽球 (Comatella maculata)、黑櫛羽球(Comatella nigra)、多環櫛羽星 (Comaster multifidus)、餘剌短羽枝(Colobometra perspinosa)、鋸翅寡羽枝(Oligometra serripinna)及巨翅美羽枝(Himerometra magnipinna),其中以小卷海齒花的數量最多,為蘭嶼海域的常見種。大多數的海百合喜好棲息於亞潮帶的珊瑚礁或岩石隙縫之間,或是直接地攀附於珊瑚(如角珊瑚或海鞭)之上。因此,海百合的數量與所棲息的環境有著莫大的關係存在。根據本調查的資料顯示,蘭嶼10-15公尺之間的海域裡,海底環境的變化不大而且珊瑚的覆蓋面積亦小,所以能供給海百合棲息的空間有限,因而導致於蘭嶼海域的海百合數量不若墾丁海域來得豐富。 2.海星綱: 蘭嶼海星數量非常稀少,且多分布於亞潮帶,潮間帶目前並無記錄,至於亞潮帶海星,在白天多隱藏於岩塊下,夜間才出來活動,比較不容易觀察記錄到。目前只有三種記錄:棘冠海星 Acanthaster planci、Leiaster glaber及藍指海星Linckia laevigata。 3.蛇尾綱: 目前共記錄到兩科6種,其中潮間帶陽遂足以蜈蚣櫛蛇尾 Ophiocoma scol-opendrina為主,但數量不及恆春豐島豐富,且多藏匿於堅硬岩縫中,不易採集。亞潮帶陽遂足則以齒櫛蛇尾Ophiocoma dentata和環棘鞭蛇尾Ophiomastix annu-losa為主,數量上相當顯著,同時,這兩種生物的分布和恆春半島相似。 4.海膽綱: 蘭嶼海膽共記錄到兩科7種,主要分布於底潮線以下海域,其中棲息於低潮線下岩礁縫的以梅氏長海膽Echinometra mathaei 為主;而亞潮帶淺水處以紫叢海膽Echinostrephus molaris佔有相當數量,在蘭嶼島四周海域偶而可見;魔鬼海膽Diadema setosum則偶而可見到其棲息於礁石間。 5.海參綱: 共計四科5種,數量相當稀少,其種類和恒春半島相似,在蘭嶼所發現之海參在恒春半島均能見到;至目前為止,尚未在蘭嶼發現有大量海參。一般海參都隱藏在岩石下或生活於港灣中,潮間帶數量相當少,亞潮帶則以淺水處棲息數量為偶而可見,例如東清灣可見到斑錨參Synapta maculata。 (四)軟體動物(Mollusca) 軟體動物類包括種類繁多的貝類(如海螺、蝸牛、蛤蜊……等),以及不具有貝殼的軟體動物如章魚、烏賊、蛞蝓和海麒麟等,而貝類又依其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常被分為海貝、陸貝與淡水貝。蘭嶼的貝類相當豐富,半世紀前日本學者鹿野忠雄與黑田德米二位學者曾到蘭嶼採集淡水貝類及其他動物標本,鹿野氏並根據其研究結果將動物地理學上的華萊士線(Wallace's line)自民答那峨島及民多羅島(Mindoro)之西側延伸至蘭嶼、綠島與台灣本島之間,因此蘭嶼在動物地理學上屬於華萊西亞區(Wallacea Provlnce),而台灣本島則屬於極東區 (Oriental Province)。國內已故林朝棨教授及施乃普先生曾先後整理分類過海水貝類,使得目前蘭嶼海岸生物相中,貝類相調查較其他底棲無脊椎動物較為完整。蘭嶼的海棲貝群,帶有黑潮型特徵;貝群隨黑潮(暖流)流動,因此在蘭嶼、綠島,台灣東部沿岸,以及恒春半島東岸所出現的貝群都相似。 目前為止共記錄到81科363種;另外裸鰓類以葉海牛(Phyllidia varicosa)、丘突葉海牛(P. pustulosa)及多采海牛(Chromodoris sp.)等種類,在亞潮帶珊瑚礁上偶而可以發現。 現就蘭嶼常見的貝類,簡單說明如下: 1.硨渠蛤(Tridacna maxima);為大型二枚貝,早期數量上雖多,但常被蘭嶼島民採取以空殼售予觀光客目前在數量已大為減少。硨渠蛤在水底均緊緊附著在岩石縫隙間,其外套膜,因共生藻的關係,會顯現各種不同的顏色。 2.寶螺科(Cypraeidae):它們生活在珊瑚礁的表面或是凹洞中,外套膜常包被著殼面,因此殼面光滑異常,而無其它生物附著,常見的有雪山寶螺Ravitrona caput-serpentis、菱幣寶螺Monetaria moneta 和金環寶螺Cyraea annulus。 3.法螺(Charonia tritonis):是為珊瑚礁海域大型貝類之一,為棘冠海星之剋星,因其外表花紋艷麗,故成為一般採集的對象,目前除了小蘭嶼海域偶而可以見到外,蘭嶼海域已不復見,因此對於頻臨絕種消失的大法螺,應全面禁止採捕。 4.芋螺科(Conidae):外型為倒立圓錐型,螺塔低而殼口狹長,殼表花紋對比強烈,芋螺常有含劇毒的咽齒,因此在採集活貝時,應特別注意。在蘭嶼海域內較常見的有長距芋螺(Conus distans)、晚霞芋螺(C. lividus)、花環芋螺(C. sponsalis)、斑芋螺 (C. eliraeus)、及灰芋螺(C. rattus)等。 5.蜑螺科(Neritidae):殼呈半圓球型;螺塔低平。在潮間帶岩礁附近分布最多,較常見的有齒蜑螺(Nerita plicata)、粗肋蜑螺 (N. undata)、刻紋蜑螺(N. insculpta)、石牆蜑螺 (N. helicinoides)及玉女蜑螺(N. polita)等。 6.蠑螺科(Turbinidae):殼呈卵圓錐形,厚且堅硬,顏色花紋較為灰暗不鮮艷,其中以夜光蠑螺(Turbo marmoratus)體型較大,且真珠層厚,可加工做裝飾品,其它較常見的有銀口蠑螺 (Turbo argyrostomus)、及球形蠑螺(T. setosus)等。 7.玉黍螺科(Littorinidae):是小型的貝類,分布在高潮線附近,殼厚為圓錐型,較常見的有細紋玉黍螺(Littoraia undulata)及龍柏玉黍螺(L. pintado)。 8.筆螺科(Mitridae):略呈紡錘形,為狹長型的螺類,花紋細緻,種類很多如姊妹筆螺(pusia consanguinea)和素筆螺(Mitra decurtata) 較為常見。 9.疣鮑螺:或稱石孔(Halitotis varia)與九孔Haliotis supertexta 同屬但不同種,其個體較小,殼面粗糙,肉質較粗,平時多棲息在珊瑚礁上,此與九孔(H. supertesta)分布於沙石相間的習性不相同。 10.骨螺科(Muricidae):或稱岩螺,外型變化多,常有角狀突起,殼表粗糙,而殼口平滑,多分布在潮間帶至淺海岩礁,常見的種類有大岩螺Thais armigera,紫口岩螺Drupa morvm,金口岩螺Drupa及結螺Morula granulata等。 11.拳螺科(Turbinellidae):短拳螺Vasum turbinellum棲息於亞潮帶1~5公尺深之礁石上,偶而可見。 12.旋螺科(Fasciolariidae):分布在亞潮帶3~8公尺岩礁上,以釣錘旋螺Leuco-zonia smaragdula較為常見,另外多稜旋螺Latirus polygonus數量較稀少。 13.鳳凰螺科(Strombidae):鳳凰螺類數量目前已非常稀少,亟待保育。 (五)其它動物類 1.海綿動物(Porifera):本類動物多棲生於岩石側壁上或珊瑚礁凹縫中,以及與其它珊瑚種類結合生長;由於海綿的分類多以其群體的骨針為依據,由於分類資料不易詳盡收集,因此所記錄到的海綿類大多尚未完成其學名鑑定。 2.蠕蟲類:包括扁形動物門(Platyhelminthes)的扁蟲類(Policladida) ,環節動物門(Anneida)的多毛蟲類(Polychaeta)如大旋鰓蟲 (Spirobranchus giganteus)和印度毛槍蟲(Sabellastarte indica) ,前者著生在鐘形微孔珊瑚(Porites lutea)最為常見,後者棲住在礁石表面上。另外星蟲動物門(Sip-uncula)的星蟲(Peanut-worms) 和●蟲動物門(Echiura)的●蟲(spoon-woorms)大多鑽穴棲住岩礁中或在礁隙匿居。 3.海鞘綱(Ascidiacea)是脊索動物(Chordata)中屬於定著性的一類,以小形的群體性種類較為常見,成體附著在岩礁或其他物體上,廣泛分布於本海域。海鞘(sea-squirts)在單體時具有一出一入的兩水管較明顯,海水流經兩管中間的網狀鰓時,其中浮游生物即被濾食。海鞘類也是最進化的無脊椎動物之一。 參考資料 http://www.sinica.edu.tw/~dlproj/nature/IZ-int/IZ02.html 相關詞: 蘭嶼民宿,蘭嶼旅遊,蘭嶼船票,蘭嶼機票,蘭嶼住宿,蘭嶼套裝行程,蘭嶼飛魚季,蘭嶼羅漢松,蘭嶼 飛機,蘭嶼交通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0 ) | 意見( 0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3Q資料齊全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一對一家教 學英文超自在 多益700分線上測驗題庫 立即免費測試你的多益等級 超方便!吃喝玩樂一次搞定 旅遊住宿所有資訊一應俱全 什麼!找裝潢廠商這麼簡單 相關問答 [ 台灣 ]蘭嶼有什麼美食及景點… [ 台灣 ]請問蘭嶼有哪裡好玩的?? [ 台灣 ]我想去蘭嶼,要怎樣規劃呢?要多少預算才夠?那裏有民宿嗎? [ 台灣 ]蘭嶼的吃喝玩樂? [ 台灣 ]台灣坐飛機到蘭嶼要多久 [ 台灣 ]墾丁蘭嶼三天兩夜 更多 其他回答(0) 意見(0) 相關評論(0) 目前沒有資料 目前沒有資料 發表意見 發表 取消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知識團員轉粉絲全數完成

每日好康

電腦周邊 3C家電 視聽家電

名牌與手錶

交通/美食

品牌旗艦

超商取貨

美妝保養品 流行服飾 鞋包配飾

傢俱/寢飾

書籍DVD

快速到貨








以上資料來源,如有侵犯到著作權請到留言板通知站長移除 以上文章引用出處:http://tw.knowledge.yahoo.com/search/search_result?p=蘭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mmiin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